
警惕!聯準會、川普攪局,黃金狂飆,比特幣震盪,大佬預測是真是假?

聯準會、川普與看不清的宏觀迷霧:黃金狂飆,比特幣的無聊震盪期?
雙重夾擊下的全球經濟:一場高風險的賭局?
全球經濟現在就像站在一艘漏水的船上,聯準會(Fed)是那個死命往外舀水的船長,川普則是那個不斷在船上鑿洞的傢伙。利率政策和關稅大棒,這兩樣東西就像兩把大鎚,一下砸在股市上,一下敲在加密貨幣市場上,把原本就脆弱的信心砸得粉碎。說是複雜格局,我看根本就是一團亂麻,誰也說不清楚下一步會怎麼走。所謂的宏觀經濟分析,現在聽起來都像是馬後炮,事後諸葛亮誰都會當,但事前預測?呵呵,還是算了吧。
聯準會的鷹派姿態:一場關於市場預期的博弈
聯準會主席鮑威爾那張撲克臉,真是讓人又愛又恨。他說什麼「市場希望聯準會出手平息波動的預期可能是錯誤的」,翻譯過來就是:「別指望我救你們,自己想辦法!」這老傢伙擺明了要跟市場對著幹,非要把那些投機客逼到牆角才甘心。什麼叫「不會幹預,但會給出解釋」?說白了就是「我不會幫你,但我會告訴你為什麼不幫你」,典型的官僚做派,冷血至極。市場的預期?在這些老狐狸眼裡,大概就是可以隨意玩弄的工具吧。
川普的關稅牌:一場隨時可能變臉的遊戲
川普那張大嘴巴,永遠是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。前一秒還在威脅要加徵關稅,後一秒就說可能要結束了?這老頭兒根本就是個賭徒,把整個國家都當成他的賭桌。什麼「到了一定程度,人們就不買了」?這不是廢話嗎!關稅漲到天上去,誰還買你的東西?問題是,他什麼時候才會意識到這個「一定程度」?誰知道呢!跟川普玩,就像跟一個隨時可能翻臉的朋友打牌,你永遠不知道他下一張會出什麼。
市場情緒的麻木:黃金的狂歡,比特幣的迷茫
在聯準會和川普的雙重折磨下,市場早就麻木了。壞消息?哦,知道了。好消息?呵呵,再看看。現貨黃金刷新歷史新高,這說明什麼?說明大家對未來徹底沒信心了,只能抱著黃金這種傳統避險資產瑟瑟發抖。比特幣呢?反覆震盪,進入無聊期。這根本不是什麼「價值投資」的好時機,而是大家都在觀望,都在等著看接下來會發生什麼。誰敢在這個時候All in?除非他瘋了。
大佬們的預測:是真知灼見,還是霧裡看花?
Placeholder 合夥人:年底新高的樂觀預期,以及潛藏的風險
Chris Burniske 這傢伙又出來放話了,說比特幣今年要創新高?這種預測聽聽就好,別太當真。市場上漲幾個月,他就開始樂觀;市場下跌幾天,他就開始悲觀。典型的牆頭草,風往哪邊吹就往哪邊倒。什麼「市場情緒高漲時適當獲利了結」?說得好聽,真到時候,誰能抵擋住 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) 的誘惑?人性就是如此,貪婪和恐懼永遠交織在一起,誰也逃不掉。
Matrixport:比特幣持續上漲的催化劑?別太天真
Matrixport 的報告,看似有理有據,其實都是廢話。什麼聯準會釋放鴿派訊號、流動性增長?這些都是老生常談,誰都知道。問題是,這些催化劑什麼時候才會出現?誰也說不准。指望這些東西來推動比特幣上漲,簡直就是緣木求魚。至於山寨幣,更是別想了。沒有實際應用場景,光靠炒作,遲早要被打回原形。
Real Vision 創辦人:M2 與比特幣的共舞?小心被帶偏方向
Real Vision 創辦人畫的那張圖,把比特幣價格和 M2 流動性放在一起比較,看似很有道理,其實是典型的數據誤導。相關性並不代表因果性,M2 上漲,比特幣就一定會漲嗎?別傻了。影響比特幣價格的因素太多了,M2 只是其中之一,而且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那個。拿這種圖來忽悠人,簡直是誤人子弟。
交易員:8.8 萬美元關口?炒作還是真實目標?
交易員 Saint Pump 說什麼比特幣要漲到 8.8 萬美元?這種目標價聽聽就好,別太認真。交易員的目標是什麼?是讓你買入,然後他們好在高位套現。什麼空頭被擠壓?什麼目光焦點是 8.8 萬美元?這些都是他們用來吸引眼球的伎倆。記住,交易員永遠不會告訴你他們的真實想法,他們只會告訴你他們想讓你相信的東西。
10x Research 研究負責人:長期整合期?別把牛市想得太簡單
10x Research 的 Markus Thielen 說比特幣可能進入長期整合期?這傢伙倒是比較實在,不像那些只會吹牛的分析師。不過,長期整合期就意味著沒有機會嗎?也未必。整合期是為了積蓄力量,為下一輪爆發做準備。問題是,這個整合期會持續多久?誰也不知道。耐心是投資者最重要的品質,但也是最難擁有的品質。
Santiment:巨鯨增持?真相可能並非如此
Santiment 的數據顯示,持有 10 枚至 1 萬枚比特幣的錢包在增持?這就一定是好事嗎?未必。巨鯨增持,可能是因為他們看好未來,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想操縱市場。他們可以先增持,然後拉高價格,再在高位拋售,賺得盆滿缽滿,留下散戶在高位站崗。所以,看到巨鯨增持,別急著興奮,先想想他們的目的。
Coinbase 研究主管:2025 年觸底?這預測有什麼意義?
Coinbase 研究主管 David Duong 預測市場可能在 2025 年觸底?這種預測有什麼意義?一年之後的事情,誰知道會發生什麼?這種預測既不能讓你賺錢,也不能讓你避免虧損,純粹是浪費時間。投資者應該關注的是當下的市場情況,而不是一年之後的遙遠未來。
Bitwise 首席投資官:Q2 反彈?一廂情願罷了
Bitwise 首席投資官 Matt Hougan 說今年 Q1 是 “加密史上最好的最差季度”,並預測 Q2 會反彈?這傢伙簡直是個樂天派。市場反彈需要實實在在的利好消息,而不是他嘴裡那些虛無縹緲的「全球貨幣供應增加」、「美國監管環境改善」。Q2 會不會反彈?我不知道。但我知道,指望這種人來指導你的投資,肯定要虧死。
花邊新聞背後的真相:大佬們的真心話,還是公關秀?
Arthur Hayes:最後的買入機會?他每次都這麼說
Arthur Hayes 又在喊「現在」可能是買入 10 萬美元以下比特幣的最後機會了?這傢伙的口頭禪就是「最後的機會」。他永遠在製造 FOMO (Fear of Missing Out),讓你覺得不買就虧了。問題是,他自己買了嗎?誰知道呢。這些大佬的話,聽聽就好,千萬別當真。他們的目的是讓你跟風,然後他們好從中獲利。別忘了,他是 BitMEX 的創始人,他的利益跟你的利益並不一致。
Michael Saylor:間接持有?別被他的數字遊戲迷惑
Michael Saylor 說全球有 5500 萬人間接「持有微策略支持 BTC」?這就是典型的數字遊戲。什麼叫「間接持有」?說白了就是買了微策略的股票,然後微策略又買了比特幣。這種間接關係,能代表什麼?什麼也代表不了。Saylor 是一個狂熱的比特幣信徒,他會用盡一切辦法來推廣比特幣,包括玩弄數字遊戲。別被他的數字迷惑,要看清楚背後的真相。
PlanB:炮轟以太坊?比特幣教徒的狂妄自大
PlanB 炮轟以太坊是垃圾幣,中心化程度遠超比特幣?這就是典型的比特幣教徒的狂妄自大。比特幣和以太坊,各有優缺點,各有應用場景。PlanB 把比特幣捧上天,把以太坊踩在腳下,完全是出於信仰,而不是基於理性的分析。他這種行為,只會加劇加密貨幣社群的對立,毫無建設性意義。而且,說以太坊中心化程度遠超比特幣,這本身就是一種誇張的說法。每個區塊鏈都有自己的治理機制,不能簡單地用中心化或去中心化來評判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